安徽广德历史悠久,人杰地灵,迄今已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,自古有“吴头楚尾”之说。历史上中原文化、徽文化和吴越文化相互融合,铸就了广德人尊师重教、博采众长、热情大度的优良传统,以及善于吸收的开放包容精神,为本地教育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人文底蕴与不竭的生命力。广德市桃州镇第四小学建于1964年,2021年9月成立桃州四小教育集团,下设桃州四小南北校区和两所幼儿园。学校传承灿烂悠久的文化,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铸就了独特的文化风骨。面对新的发展机遇,学校以文化人,以文聚心,以“向阳而生、淳美天成”为文化核心,以 “广学不穷,德修不倦”为校训,形成“春风化雨、日新日高”的校风,提出“有教无类,教之有方”的教风和“文质齐芳,学思相伴”的学风,以培养“阳光少年,谦谦君子”为目标,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。近年来,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,学校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开发校本课程为突破口,落实新课程改革,积极尝试将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运用到学校德育工作中,通过开发和实施“阳光润德,向日而升”的“向阳花”七彩德育校本课程,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,让学生在“做中学”,在幼小心灵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,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,引领孩子们一步步朝着梦想前行,推动学生全面发展。
一、弘扬正气:确立“向阳花”校园文化精神
清晨,小小的瑶瑶跟在爸爸身后颤颤巍巍地穿过校园,一直走到教室。这短短的路程对于身患脑瘫,双腿都无法正常站立的瑶瑶来说,好漫长,好艰难。可是爸爸忍着心痛坚持让她自己走,她也忍着腿痛坚持走下去。下课了,班上的帮扶小组的同学们搀扶着瑶瑶上厕所,回到教室,又陪她看书、画画、帮她交作业、拿饭盒......一天,一个月......从一年级到四年级,爸爸的鼓励,老师们的关爱,同学们的帮助,瑶瑶步伐更稳健了,笑容更灿烂了。成绩优异、内心阳光的瑶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。
这是一个普通班级的学生身上发生的励志而温暖的故事。这只是学校里众多成长故事中的一个。这个励志的孩子、爱心学校集体和温暖的家庭,凝聚成一株执著昂首、灿烂明艳的向阳花。有着根的顽强:不自卑,不气馁,找准成长点,寻求突破;在成长的过程中,努力向上,心无旁骛,向日而升,高处进取;有着花盘一样的合作与包容,凝聚这集体的力量;走向成功后保持和谦逊与平和。这种“自信奋进、包容奉献、诚实质朴、谦逊温润”的向阳花精神正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核心素养,是学校发展所需要精神底色。因而,2019年,学校正式提出了新的教育主张:“向阳而生,淳美天成——为精神明亮的人生奠基。”
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、民族培养人才的目标指南,在这个大的体系里,四小人努力探索自己新的使命与责任,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内核——“向阳花”精神。
所谓“向阳而生”,是针对教育的生态而言,内涵体现在:伟大的教育情怀,达观的人格养成,完备的知识储备和广博的视野,坚毅的意志品质,博爱之心的传承,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。所谓“淳美天成”,是指尊重儿童的天资和性情,遵循儿童生长的自然规律,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。
学校将“向阳花”精神定位为校园文化精神的核心,努力打造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品牌,用“向阳花”精神引领推动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,助力文明校园的创建。
二、实践探索:建设“向阳花”七彩德育校本课程
整合教育资源,将德育教育向传统课堂外延伸。 在“向阳花”七彩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、体验的机会,在有意义的活动中成长。课程中设立“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”七个德育主题课程,全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。
1、“红色理想”课程
通过“红色理想”课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培养理想远大的新时代好少年。开展“新时代好少年”评选表彰和学习宣传活动。开展“传承红色基因”系列教育活动,利用清明、“七一”国庆等时间节点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;组织开展“红色研学旅”;带领他们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进行理想教育,激发他们爱党、爱社会主义的朴素情感,坚定理想信念。

2、“橙色活力”课程
通过“橙色活力”课程培养学生争当体魄强健、活泼开朗的好少年。开展“阳光成长”心理健康教育活动,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;以各种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为阵地,发挥学校体育特色优势,开展“阳光体育”活动,举办体育节(校长杯足球联赛、篮球赛、乒乓球赛、田径运动会等)。


学校足球队、田径队发扬“向日花”的执着和坚韧精神,长年坚持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的进行科学系统训练。在校内通过自身的训练活动,宣传和带动广大同学参与体育锻炼,营造了积极、活跃、健康并富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,推动了学校的素质教育,更好地建设了校园精神文明环境。2015年以来,学校先后被评为“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”、“ 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”、“ 安徽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”。
艺术节(社团活动展演)、读书节(经典诵读活动)、种植节(阳光农场种植活动)也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平台,展示特长,体验成功,让学生变得自信阳光,更加懂得热爱生活。


3、“黄色责任”课程
通过“黄色责任”课程培养阳光、自信、有责任心、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。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,组织学校“晨曦”教师志愿者服务队、学雷锋公益小天使“向日葵”总队及党员“红色星期六”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(环境保护、扶贫帮困、支教助学、义务献血、社区共建、牵手“斑马线”等公益活动)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树立师生集体意识、团结意识、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。
4、“绿色创新”课程
“绿色创新”课程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,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科学、追求上进的好少年。通过科技创新、科幻画、科普知识探索,争当绿色环保小卫士等社会实践活动,结合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拓展,引导学生对城市生活、未来生活、人与自然等相关问题的探究;以学校“机器人和创客教育社团”为引领,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
5、“青色感恩”课程
“青色感恩”课程依托社会、家庭和学校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,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,通过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教育活动、中华经典诵读活动、“少年传承中华美德”活动和“戏曲进校园活动”等传统文化教育,大力开展“孝德校园”创建活动。通过开展“感恩教育”系列活动,要求学生懂得“知恩图报”的道理。在家庭尽孝心,在学校表关心,在社会献爱心。

6、“蓝色和谐”课程
“蓝色和谐”课程培养少先队员成为品德优良、团结友爱的新时代好少年。多形式开展《中小学生守则》学习教育、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、文明礼仪教育。常态化开展升旗仪式、入队仪式、开学及毕业典礼等。开展“文明班级”“文明餐桌”等评比表彰。开展法治教育、应急救护及安全演练。通过“争章创星”活动,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进一步把德育推向纵深发展。

7、“紫色诚信”课程
“紫色诚信”课程通过结合新《中小学生守则》,对学生进行“文明诚信”的认知教育;召开“诚信是金”主题班会,将“爱国守法,明礼诚信”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行动相对照,举办“诚信之约”牵手活动等,让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就能找到树立文明诚信的典型,将“诚信章”作为“争章创星”活动中必争章之一。促进良好班风、学风、校风的形成。

诚实守信、拾金不昧的赵欣雨同学
三、初见成效:“向阳花”德育课程建设推动学校工作发展
学校以丰富的德育课程为载体,助力文明校园的创建工作,优化育人环境,提升办学内涵与品质。近年来,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、2020年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、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、安徽省标准化建设达标学校、安徽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、安徽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、安徽省2019最美校园书屋、安徽省家长学校办学规范奖、宣城市文明校园、宣城市卫生学校、宣城市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、宣城市教育常规管理年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。目前,正在争创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。
四、长效机制:多元评价为德育课程发展注入生命力
桃州四小的学生在丰富的德育课程中体验、学习、合作、成长。学校将把此项工作长效推进,继续完善与之相匹配的科学评价体系。利用多元评价方式,使学生产内动力,形成良好品质。促进学生对意义和理解的追寻,促进学生自我导向的、反思性的、独立的学习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,帮助学生幸福成长。让桃州四小成为智慧之根萌发的沃土,向阳之花绽放的摇篮,为培养自信奋进、包容奉献、诚实质朴、谦逊温润的新时代好少年,我们将不懈努力。